详情

环保杯征文老徐的鱼塘

文学家园 2989阅读
岁月如歌
岁月如歌Lv.17楼主+关注
2016-04-20 13:26 来自湖北 宜昌
老徐的鱼塘
文/王晓芸

同学老徐,大名建国,今年五十有三,家住紧邻东湖的永丰垸村。老徐为人仗义执言,古道热肠;说话直来直去,快人快语;办事干脆利落,风风火火。老徐不仅在同学圈很有人缘,而且在当地乡邻中口碑也很好,村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总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。


老徐颇有经商头脑,早在改革开放之初,就利用自己在钢厂练就的一身扎实的炼钢技术下海办厂,赚了个盆满钵满。紧接着,全身而退,衣锦还乡,挨着东湖边修建了一幢两层青砖红瓦的楼房,新居落成待收拾停当,便电话联系一大帮同学前来新房里“过烟火”。

记得第一次来到老徐的新楼房,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三月天。从城区坐车到他家不到20分钟的路程。大老远就看见徐同学穿着笔挺的西装,笑脸盈盈地站在院子大门外“迎宾”!

跨进院子大门四处张望,哟,真不错啊!院子左边有一排整齐的白玉兰树,一朵朵洁白的花儿正在争先恐后的开着,站在树下深深的吸口气,都能感觉到有丝丝香甜的味道。右边有几棵榕树,早春的新叶鲜嫩翠绿,看得人的心情都亮堂多了。门前几棵杜鹃花竞相怒放着,火红的花朵给老徐的新居落成增添了更多的吉祥和喜庆!

最让人惊叹的是老徐家门前的那片鱼塘,约八亩田的面积。一阵风吹来,宽阔的水面微波凌凌,正午的阳光照在水面上晃得人睁不开眼。不知是哪位同学眼尖,大声惊呼:“哟,好大一条鱼!”只见一道白光闪过,落到水面就不见了。

这时,老徐拿着5、6根钓鱼竿得意洋洋的走过来,装模作样的先“吭吭”两声,然后煞有介事地说:"同学们听好了,这个鱼塘是我回家后最得意之作,我以后就改行当渔民了。欢迎你们常来,我这里就是你们的“度假村”了。鱼竿发给你们,凭本事钓鱼,咱们今天就吃新鲜鱼火锅,吃不完的你们全部带回家”。几位酷爱钓鱼的同学早已按耐不住急切的心情,从老徐手里抢过鱼竿,欢呼雀跃地奔向鱼塘。


鱼塘四周,嫩绿的小草和五颜六色的花儿,在阳光照耀下轻轻摇曳着,就像是给鱼塘镶上了一圈花边;鱼塘边的桃树在春风的吹拂下,粉红的花瓣慢慢的飘落下来,落在垂钓人的身上,落到清澈的鱼塘里;鱼塘里的各种鱼儿,经不住鱼饵的诱惑,全然不顾危险就在身边,纷纷从水底,游到水面,探出可爱的小脑袋,抢夺着香喷喷的食料。此情此景,就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!

初春的早晨尚有些冷,但已掩盖不住麻雀“叽叽喳喳”的叫声了!院墙上、房顶上、榕树上都有它们欢快的身影。那嘴壳鹅黄的是小小的雏雀;那舒展着羽衣,在空中划出一个个美丽弧线的,却是那刚经受寒冬洗礼的成年大雀了。漫步在庭院的雀儿,踩着细碎的小步,东瞄瞄,西望望,或低头啄食,或昂胸踱步,完全没把我这个客人放在眼里,却教我欣慰不已!

鱼塘边不时传来一阵阵惊喜声,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儿被拽了上来。老徐的媳妇方姐热情好客,贤惠又能干,不一会就烹调出香喷喷的鲜鱼火锅,煎炒蒸煮的菜肴全是自家种的水灵灵的新鲜蔬菜。同学们“馋”态百出,大快朵颐,又吃又兜各自回家。

接着几年,老徐的鱼塘捷报频传,“度假村”也是同学们最爱去的地方。地域位置佳、水质好、鱼儿肥、交通便利,老徐人缘好、讲信誉,天时地利人和,这个鱼塘给老徐家创造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。

不曾想到,前几年紧靠着老徐的鱼塘,突然办起了一个塑钢玻璃厂,打起了围墙,竖起了一个个高高的烟囱,不分白天黑夜,冒出一股股带着焦臭和黑乎乎粉尘的浓烟。浓烟挟裹着粉尘飘飘洒洒,闻着鼻子发痒,落到蔬菜上反复冲洗都难洗干净。黑乎乎的粉尘落到老徐的鱼塘里,污染了水质,这下鱼儿可就遭了大殃。没过几天,一条条鱼儿就没精打采的“浮头”了,张着嘴巴瞪着眼睛似乎在向老徐求救。老徐心急如焚,上网查资料,书中找办法,都无济于事。急忙打电话向在水产部门工作的同学吴大明陈述了鱼塘的现状,大明闻讯匆匆赶来,在鱼塘边实地考察一番,语重心长地说:"不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,你怎么养这鱼都难成活,除非你鱼塘搬家”。这番话把老徐浇了个透心凉。尽管大明帮助老徐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,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。但没几天,老徐精心饲养的一塘鱼儿还是相继浮上水面和他告别了。

老徐不甘心就这样放弃,他忍痛把死鱼深埋了,把一息尚存的鱼贱卖了。重新换水、挖淤泥、撒药消毒,准备买鱼苗从头再来。

然而,祸不单行,仿佛一夜间,村里又突然冒出好几家塑料加工厂。就在老徐鱼塘的前边,就有老贲家的塑料粉粹机日夜不停地、震耳欲聋地运转着,白色的粉尘像雪花一样随风飘散,里面的工人出来个个都跟白毛女似的。环顾四周,田间地头农药瓶子、塑料袋子随处可见,空气中弥漫着农药的味道,小溪沟的水也散发着腐臭的气味。老徐又走乡窜户跑了好几户人家,大伙见面就说:“真是造孽,这臭气闻到头都疼。说了人家还记恨你,邻里关系也搞紧张哒,自己种的菜都不敢吃哒。你脑壳活泛,就代表我们找上头去反映反映,咧个日期还哪们过啊?”

回到家里,老徐猛然发现院子里的玉兰树、榕树都灰头土面;门前的花花草草跟霜打了一样没精打采的;这才想起好久都没有听到小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了;养了多年的田园犬“大黄”也是耸搭着脑袋,失去了往日的威风;老徐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,他感觉到事态的严重,和大明一起找相关部门如实地反映了情况。

环保部门非常重视,迅速派工作人员调查核实。没过几天,这几家违规开办的塑钢玻璃厂和塑料加工厂都相继关停了。村子里渐渐地恢复了往日的宁静,空气清新了,邻里关系慢慢融洽了,老徐紧锁的眉头也舒展了,鱼塘又经营得风生水起,红红火火了。

时光总是在不经意中,向人间传递着美好,今年的三月又不约而至。老徐相邀同学们春游踏青再去他的“度假村”。

行走在春天的路上,田野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,大地醒了,空气里夹杂着泥土的清香。庄稼地里的麦苗儿摇晃着稚嫩的臂膀,伸手抚摸这绿油油的春天。大片大片盛开的油菜花,散发着阵阵浓郁的花香,一朵朵金黄色的花瓣随风摇曳着,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格外惹眼。最令人心动的还是盘旋飞翔在树林间的麻雀,那久违了的“叽叽喳喳”的叫声,听起来那么让人欣慰和亲切!

远远地望见老徐家青砖红瓦的楼房,掩映在乡村田园风光里那么醒目和谐。当然,最耀眼的还是那汪鱼塘,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,春风轻轻吹来,水面微波凌凌,风停了,鱼塘则绿得像一块闪闪发光的翡翠。





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~
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
3
5
10
15
20
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

可能感兴趣

没有任何回帖,回复抢沙发~
57 2
城市通